2025年11月12日,首届中国(湖州)国际丝绸消费季暨浙江省首届历史经典产业(丝绸)焕新大赛湖州赛区活动启动仪式在长三角丝绸文化产业园隆重启幕。本次活动以“传经典文脉·焕产业新篇”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行业、高校的众多嘉宾。

在启动仪式上,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李永伟,湖州市南浔区委书记程佳,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会长雷利民,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姚菊明四位领导分别从政策引领、产业焕新、资源整合、高校赋能等方面进行发言。
上午启动仪式上,一系列合作签约,让大家看到了产业融合创新的未来图景:南浔区人民政府与浙江理工大学签署协议,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黄金纽带”;湖州丝绸与山东巨野工笔画、曹县汉服产业建立“黄金三角”合作,开启产产融合的无限可能。


文旅融合也为丝绸产业开辟了新路径。新发布的“南浔古镇与旧馆港廊丝绸工业旅游路线”,将千年丝绸文化与现代工业景观串联成线;浙江省工业遗产菱湖丝厂则通过主题研学合作,让工业遗产焕发新生,成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化传承活态课堂。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数智科技赋能,长三角丝绸文化产业园与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文化数据与转化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与浙江理工大学湖州研究院双双合作揭牌。

揭牌仪式
当地还聘请钱小萍、黄荣华、徐凤秋三位非遗大师担任产业高级顾问,分别负责中国丝绸技艺传承、植物染技艺创新、工笔画与丝绸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撑。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姜楠与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全省数字时尚与数据治理重点实验室”技术主管霍祎凡作了主题分享。

徐凤秋(传承人张良代领)、钱小萍(中)、黄荣华(右)

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副科长姜楠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全省数字时尚与数据治理重点实验室”技术主管霍祎凡
“丝路华彩·锦绣前行”丝绸创新设计专场发布秀呈现三大精彩篇章:“万象入微”-浙理工·頔南丝韵(国际青创)2026S/S丝绸时尚发布、“頔南丝韵”优秀商户服装联合发布、“2024/2025首届中国丝绸创意设计大赛”成果发布。



商贸对接会
下午,2026春夏丝绸时装专场商贸对接会以湖北省非遗“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荣华大师与浙理工湖州研究院成功复原仅存于《红楼梦》笔下的历史丝绸名品“软烟罗”,并正式发布为开启。

黄荣华大师

浙理工湖州研究院院长姚琛展示“软烟罗”
此次商贸对接会汇集品牌企业、丝绸供应链、实体店铺、线上主播等近百家,商业洽谈气氛融洽,二十余家企业表达进一步合作意向。




背景介绍
南浔,曾以“辑里湖丝”享誉世界、名扬天下。如今,这座历史上的丝绸重镇,正系统推动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当地坚持保护为先、传承为要、创新为基、文化为魂,通过深化“一二三产”协同联动,全力推动丝绸产业走向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丝绸产业生产地、文化策源地和产品集散地。
丝绸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旧馆街道已初见成效。数据显示,旧馆街道现有丝绸服饰加工企业约300家、直播商户200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共同创造了年销售额超14亿元的产业规模。
浙江理工大学为本次活动指导单位之一;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为本次活动主办单位之一;浙江理工大学湖州研究院为本次活动承办单位之一,且为长三角丝绸文化产业园的产业运营官。
参加本次活动的到场嘉宾,集聚全国各省市丝绸行业协会10余家,以及丝绸品牌、供应链企业、终端商户等,总计约300余人!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平台,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
本网站提供的草稿箱预览链接仅用于内容创作者内部测试及协作沟通,不构成正式发布内容。预览链接包含的图文、数据等内容均为未定稿版本,可能存在错误、遗漏或临时性修改,用户不得将其作为决策依据或对外传播。
因预览链接内容不准确、失效或第三方不当使用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错误、商业风险、法律纠纷等),本网站不承担赔偿责任。用户通过预览链接访问第三方资源(如嵌入的图片、外链等),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本网站不对其安全性、合法性负责。
禁止将预览链接用于商业推广、侵权传播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违者需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预览链接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用户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过网站指定渠道提交删除请求。
本声明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争议解决以本网站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法院。本网站保留修改免责声明的权利,修改后的声明将同步更新至预览链接页面,用户继续使用即视为接受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