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14日,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成功举办。施耐德电气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杰出代表入选《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绿色低碳案例集》,为产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范本和指引。
?
《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绿色低碳案例集》
当前,产业可持续进程正在不断深化和加速。企业减碳意识大幅提升的同时,依然面临方向不明、路径不清、执行不力和回报不定的重重挑战,亟需先行者的赋能和积极分享,为其他企业提供示范性的建设路径和成功经验。
为此,《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绿色低碳案例集》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等单位编写,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经专家委员会考评,遴选出十个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取得突出成果的企业经典案例,从企业管理、战略、可持续供应链、技术、产品、服务创新等多个维度对企业的绿色低碳实践进行了阐述和剖析,旨在为更多企业推进减碳进程提供优秀范例。
此次入选《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绿色低碳案例集》,彰显了施耐德电气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成就再获权威认可。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坚定践行者,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赋能者。基于自身长期践行可持续及赋能多行业落实减碳目标的经验,施耐德电气总结出了打造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四大方针:
第一,战略规划,将减碳融入主业。早在2002年,施耐德电气就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公司的核心战略,将可持续发展贯穿于业务的方方面面。第二,组织革新。构建与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相融合的组织体系,助力战略落地。第三,技术创新。现有技术可解决全球70%的碳排放问题,其中数字化技术是企业减碳的切入点和加速器。第四,生态赋能。带动产业上下游绿色低碳升级,同时向大众倡导绿色理念。
同时,针对气候变化挑战,施耐德电气还做出了一系列中长期承诺:到2025年,实现自身运营层面的碳中和;到2030年,自身运营层面实现“零碳就绪”;到204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碳中和;到205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净零碳排放。
在施耐德电气的全球营收中,带来积极气候影响的产品或者解决方案所创造的收入已经占到公司总收入的70%以上;在全球共有65家零碳工厂,在中国共有17家 “零碳工厂”、15家工信部“绿色工厂”和12家“碳中和”工厂。此外,2018年至今,施耐德电气已帮助全球客户节约和避免了4.58亿吨碳排放,预计到2025年累计减少碳排放将达到8亿吨。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表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坚定践行者和长期赋能者,未来,施耐德电气将持续以技术创新融合生态赋能,助力中国产业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平台,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
本网站提供的草稿箱预览链接仅用于内容创作者内部测试及协作沟通,不构成正式发布内容。预览链接包含的图文、数据等内容均为未定稿版本,可能存在错误、遗漏或临时性修改,用户不得将其作为决策依据或对外传播。
因预览链接内容不准确、失效或第三方不当使用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错误、商业风险、法律纠纷等),本网站不承担赔偿责任。用户通过预览链接访问第三方资源(如嵌入的图片、外链等),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本网站不对其安全性、合法性负责。
禁止将预览链接用于商业推广、侵权传播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违者需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预览链接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用户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过网站指定渠道提交删除请求。
本声明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争议解决以本网站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法院。本网站保留修改免责声明的权利,修改后的声明将同步更新至预览链接页面,用户继续使用即视为接受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