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视频内窥镜操作机制简介

在购买或操作某种设备时,首先要了解其操作机制,这有助于了解其关键参数和技术指标,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发生故障或遇到问题时,也能更有效地进行排查。同样,在了解工业视频内窥镜的操作机制时,这也是选购高质量内窥镜产品或正确操作内窥镜的基本前提。

工业视频内窥镜操作机制简介

工业视频内窥镜操作机制简述

工业视频内窥镜的主要功能是将设备内部的图像传送到设备外部,以便检测人员观察。核心问题包括如何将设备内部图像传送出去,以及检测人员如何观察。这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工业视频内窥镜产品,因此以下将分别从硬管内窥镜、光纤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三类产品来介绍它们的操作原理。以下是Waygate Technologies工业视频内窥镜的三类产品图示。

工业视频内窥镜操作机制简介

硬管内窥镜操作机制

硬管内窥镜(亦称为硬性内窥镜、直杆内窥镜等)主要包括光学成像系统和照明系统。照明系统通过光导纤维将光源传送到内窥镜前端,照亮被检测对象;光学成像系统看似直管形状,内含一系列透镜,其功能是将被检测对象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在检测人员的视网膜上。具体过程包括:被检测物体首先通过物镜成像,然后通过工作镜管中的其他透镜传输到目镜处,检测人员通过目镜即可观察到被检测对象的情况。 实际上,其结构要复杂得多。例如,如果视向角不是0°(直视式),而是侧视等其他情况,那么需要在物镜组内放置转像的棱镜,在目镜端可能还需要放大图像等。

光纤内窥镜操作机制

光纤内窥镜与硬管内窥镜相似,均非电子内窥镜。不同之处在于:硬管内窥镜通过透镜传输成像,而光纤内窥镜则通过传像光纤束传输。由于光纤具有弹性,因此可以处于弯曲的工作状态(光纤内窥镜的检测通道可以是弯曲的)。具体操作原理如下:照明光经导光束传输至光纤镜头端(先端部)并照射在被检测对象的表面上,反射光(即成像光线)则通过传像光纤束传输到目镜端,检测人员可以通过目镜观察到被检测对象的图像。 独立来看,每根导像光纤都单独传输自己的图像。整体而言,一束导像光纤共同完成图像传输任务,即以大量光点的形式传送一个完整的光学影像。因此,光纤内窥镜的图像呈网状。这与硬管内窥镜的不同之处在于光纤传像的工作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可弯曲的优点。优质的光纤镜产品通常依赖先进的超细光纤和光纤束技术,以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工业视频内窥镜操作机制简介

电子内窥镜操作机制 电子内窥镜(也称工业视频内窥镜)的操作原理较易理解,与日常使用的照相机类似。工业视频内窥镜主要包括:探头、液晶显示器、操作手柄、主机等组件,目前多采用一体化设计,集成在手持设备上。在进行检测工作时:探头进入检测环境,探头前端发出照明光照亮被检测对象表面,探头内置的CCD(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接收被检测对象的反射光,将光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线缆传输到主机控制系统并最终在屏幕上显示,检测人员便可实时观察到被检测对象的彩色图像。 电子内窥镜进行了光电转换,因此属于电子设备而非光学设备,便于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及存储。这些特点使得检测工作更加便捷,优于光纤镜和直杆镜。

工业视频内窥镜操作原理相对复杂。此外,还有管道内窥镜、管道爬行机器人、水下电视PTZ设备等,它们的工作方式有所差异,但原理基本上与上述相似。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0)
上一篇 2023-04-03 12:21
下一篇 2023-04-10 12:55

相关推荐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