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事作别,新紫光华丽转身

紫光集团即将迎来资产重整一周年。浴火重生之后,新紫光已经脱胎换骨。对比一年来新老紫光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导致老紫光陷入困境的旧的经营模式已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对比鲜明的新思路、新布局、新文化。

透过细节看背后的差异,让我们抽丝剥茧,看看新紫光如何与往事作别,实现华丽转身。

第一,老紫光加杠杆高负债搞收购,新紫光降负债稳健经营

老紫光长期负债经营,维持很高的杠杆率和负债率,一直被贴着“买买买”的标签。2012-2018年间,老紫光以总额逾千亿元、超过60起的并购和投资,实现百倍级的规模飙升。无可讳言,并购有一定积极效果,收入囊中的一些半导体企业在相关领域已初具竞争力。但是,大规模举债并购也让老紫光最终陷入破产泥潭。

重整后的新紫光不再搞激进的产业并购,而是把精力重点放在降低负债率,优化产业结构,做好产业稳健运营上。据相关人士透露,经过一年的经营管理优化,集团整体营收提高近20%,利润大幅提升,集团整体扭亏为盈,现金流状况良好,紫光集团的有息负债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二,老紫光盲目多元化,新紫光聚焦主业

伴随疯狂收购的步伐,老紫光一度控股300多家企业,参股1000多家企业,投资涉足大部分芯片产业环节。不仅如此,老紫光还盲目多元化,先后涉足能源、地产等与主业无关的领域,造成了资源分散与浪费。

重整后的新紫光,聚焦智能科技主业领域。通过资产重整,新紫光坚决彻底剥离无关业务,打包处理不良资产,并将产业版图更加精细地划分为移动通讯、存储、汽车电子与智能芯片、材料与器件、高可靠芯片、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信创与云服务、金融及其他共八大业务板块。此外,新紫光在多地低调开展产能建设,以保证智能科技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

第三,老紫光重财务投资野蛮生长;新紫光重投后管理,强化协同

老紫光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做大企业,但由于商业版图扩张速度过快,集团基本上无力消化整合,因此多采用丛林法则,任其野蛮生长、自生自灭。一方面,紫光集团旗下子公司之间没有太多的链接,没有实现协同共赢;另一方面,子公司也没有得到集团大平台的赋能和助力。

新紫光注重投后的精细化管理,积极统筹推动“大研发、大制造、大市场”战略。“大研发”实现全集团研发力量的集成与协同,通过前沿技术研究院对接外部科研机构,落实共性技术的研发;“大制造”以集团力量推动产能建设,保障供应链安全;“大市场”整合全集团的国际国内市场资源,提升市场化能力,开放融入全球大市场。此外,新紫光还积极协同下属产业公司,优化产业资源配置,瞄准汽车电子芯片等新兴战略领域强化发力。

第四,老紫光管理粗放,新紫光优化治理结构

老紫光集团沿袭了部分不良体制风气,权责划分不清,内部管理混乱,容易诱发投机行为。比如就曾被小股东质疑在健坤集团增资扩股的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流失。

紫光重整后,按照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思想设置三大总部。业务总部,负责研究与拟定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与规划,对核心重点产业公司的业务运营进行管理与支持。赋能总部,负责协调内外部资源,为集团各产业公司提供产能保障;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进行前沿技术研究,为集团制定中长期技术发展路线。管理总部,负责集团及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务内审管理等职能,实现对产业公司的管理提升与赋能。

在集团业务总部、赋能总部和管理总部之间、集团与产业公司之间,构建起有序、健康、高效的人、财、事相关的制度、流程和运行机制,逐步发挥出显著整合协同效果。

第五,老紫光个人色彩浓厚,新紫光注重核心管理团队建设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老紫光的日常运营都由核心管理者决策,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最终沦为“一言堂”的局面。诸多重大决策,尤其是并购项目,缺乏科学论证和民主决议;面对不断恶化的财务状况,也未能采取坚决措施,最终把集团带入了困境。

新紫光重新优化公司治理与决策机制,并以开放性思维,建立起优秀的核心管理团队。团队中既保留了部分优秀的老紫光业务骨干,又引进了一批产业和投资背景丰富的专家型人才,也调集了不少产业公司的优秀管理人才到总部挂职和任职,并以全局视角配置全集团的核心管理团队。

为加强对核心管理团队和业务骨干的长期激励,新紫光集团也在筹划推动优秀产业公司上市,并制定配套的股权激励计划,将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团队的收益绑定,真正做到了上下同心,同舟共济。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 2023-07-30

相关推荐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1420